【美学概论】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30652
课程学分:2
面向专业:新闻、广告、传播
课程性质:平台课
开课院系:55402com永利(中国)有限公司
使用教材:
指定教材:
尤西林主编,《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月
参考书目:
彭锋,《美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
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课程网站网址:无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美的事物暗示着人适应于世界。”康德的这一表述,给了美学一个机会,使其成为现代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有潜力去帮助人正确认识世界,克服”人-世界“二元论造成的认知断裂。本课程将涉及美学领域中若干个重要问题,覆盖美学学科入门的基础知识和全球化时代下的前沿美学课题。每个章节讨论的问题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基本完整的美学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和审美理想,自觉利用美学系统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
三、选课建议
本课程对专业、年纪、学习基础等无特殊限制。
四、课程目标/课程预期学习成果
序号 | 课程预期 学习成果 | 课程目标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 | 教与学方式 | 评价方式 |
1 | LO211 | 学生初步到认识美学作为哲学学科,是研究什么的 | 资料阅读、课堂互动 | 期末开卷考 |
.理解美学的关键问题及其结构策略 | 资料阅读、案例分析 | 读书报告 | ||
美学问题应用案例解析 | 城市采风、案例分析 | 小组项目报告 | ||
3 | LO711 | 用美学的眼光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并融入世界 | 参观展览、影视鉴赏 | 期末开卷考 |
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学挑战 | 案例分析、影视鉴赏 | 期末论文 |
五、课程内容
单元 | 知识点 | 能力要求 | 教学难点 | 备注 |
1美是55402com永利什么的学科 | 1-1美学是55402com永利美的科学 1-2美学是55402com永利感性认识的科 1-3美学即艺术哲学 1-4相邻学科对美学的渗透 | 1-1掌握美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的研究内容 1-2掌握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感性 1-3美学与艺术的关系与区分 1-4掌握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 掌握美学作为哲学学科的专业角色、素质要求、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等。 | |
2美学的历史及研究对象 | 2-1美学思维及其古代形态 2-2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现当代演变 2-3中国美学 2-4马克思主义美学 | 2-1区别描述性美学的形态,本质性定义观点的能力 2-2阐述美学大致历史的能力 2-3阐述中国美学形态及历史的能力 2-4阐述马克思主义美学形态及研究对象的能力 | 美学的词源和概念作用,美学的发展历史,美学的形态和地域的特点及大致原则等。 | |
3美学的关键问题与本质 | 4-1美的多重语义:字源学、一般用法、哲学语义 4-2美与美感:审美感觉与审美经验分析 4-3美的本质及其讨论:形式、存在、游戏 | 4-1阐述美的多重语义与用法 4-2 阐述美与美感的区别与共性 4-3掌握美的几种不同本质,并能够用来解释现实生活 | 理解并能判断“美学”与“美”的关系与界限 | 4美学的关键问题与本质 |
4作为审美范畴的丑 | 4-1丑的审美界定及其特征 4-2丑的审美价值 4-3丑的审美范畴 | 4-1阐述丑作为一种审美的界定及特征 4-2 理解并掌握丑的审美价值 4-3明确界定和使用丑的审美范畴 | 理解并能判断“美学”与“丑”的关系与界限 | |
5美学的应用联系 | 电子游戏中的美与丑 | 5-1 分组准备情况总结 5-2 分组发言并评分 5-3 分组提交最终作业 | 理解并掌握美学并不是一门艰深的哲学,而是与各种事务息息相关的。 | |
6福柯的生存美学 | 6-1生存美学的形成及其基础 6-2生存美学的典范意义 6-3生存美学的核心:关怀自身 | 6-1-1 理解生存美学的社会文化条件 6-1-2 掌握生存美学的多样形态 6-2-1了解生存美学的前身:梅洛庞蒂、阿多诺、海德格尔、的德勒兹 6-2-2掌握生存美学的生活化、大众化、实践化 6-3-1理解作为“自身文化”的生存美学 6-3-2理解传统思想对关怀自身原则的扭曲 6-3-3学会关怀自身与他人的关系 | ||
7 传播实践中的美学知识 | 7-1理解媒介的延伸 7-2社交媒体与大数据中的美学 7-3麦克卢汉与新媒介的12特性 | 7-1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 7-2-1理解大数据的美学温度 7-2-2理解社交媒介中的美学 7-3新媒介的十二特性 | ||
8审美的经验模式、心理结构和心理要素 | 8-1审美经验的根源 8-2审美经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8-3审美心理经验的发生发展 8-4审美心理结构 8-5完形心理 | 8-1-1理解审美经验的根源 8-1-2理解审美经验的方法论前提 8-2-1把握审美活动的生理基础 8-2-2把握审美活动的心理基础 8-3-1理解审美经验的发生过程 8-3-2掌握审美经验的发展过程 8-4-1理解审美心理结构 8-4-2理解审美积淀的发生机制 8-4-3理解并掌握审美感受特性 8-5-1掌握感觉是一种审美心理要素 8-5-2掌握知觉是一种审美心理要素 8-5-3掌握想像是一种审美心理要素 8-5-4掌握情感是一种审美心理要素 8-5-5掌握领悟是一种审美心理要素 | 了解美学经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并在案例中去理解审美如何作为一种经验去影响更多其他经验和体验的。 从而掌握审美的心理结构和发生机制,理解审美的心理要素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 |
9形式美及其基本规律 | 9-1形式美的历程 9-2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9-3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9-4形式美的变迁 | 9-1掌握形式美的产生历程 9-2掌握并应用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9-3掌握并应用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新颖独特 9-4理解并掌握形式美的变迁过程 | 理解形式美的要素如何形成规律并实现影响人的审美经验的。 | |
10技术美 | 10-1技术美的地位 10-2 技术范畴及其美学视域 10-3 技术美与功能美 10-4 设计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创造 | 10-1了解技术美的地位与作用 10-2 掌握技术美的应用范畴及美学视域 10-3 掌握技术美与功能美的共生关系 10-4-1理解美的设计是一种文化整合 10-4-2掌握美的技术规定性与形式自由度 | 了解技术美是美和技术的文化整合的复杂过程。 | |
11 社会美 | 11-1 社会美的范围与特征 11-2社会交往与人物美 11-3 日常生活与节庆狂欢 | 11-1 理解并掌握社会美的范围与特征 11-2 理解并掌握社会交往与人物美 11-3 理解并学会分析日常生活与节庆狂欢的美学元素 | 理解和掌握美如何影响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的。 | |
12自然美 | 12-1自然美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性 12-2自然美的代表性模式 | 12-1-1学会辨析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之美:自然美的两种内涵 12-1-2掌握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12-2-1 掌握并理解四种自然美的代表性模式 | 理解自然美的先天性,并如何影响了社会美和技术美。 | |
13艺术美 | 13-1 艺术的审美特性 13-2艺术美与人生艺术化 | 13-1-1了解“美的艺术”与艺术独立的现代性 13-1-2了解艺术美作为社会美与自然美的完美再现 13-1-3了解艺术美作为审美理想的表现 13-1-4了解艺术美作为审美共通感交流的结晶 13-1- 5了解什么是“艺术的终结” 13-2-1掌握装饰的人文意义 13-2-2 了解什么是劳作技艺化 13-2-3了解生活的节奏韵律的美学 义 13-2-4了解艺术意象凝聚人生境界 | 了解艺术美和其他三种美的共生关系。 | |
14 美学的一些范畴 | 14-1悲剧与喜剧 14-2 优美、崇高与丑恶 | 14-1-1了解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的本质 14-1-2掌握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的特征 14-1-3了解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14-1-4掌握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特征 14-2-1 掌握优美与崇高的本质及其特征 14-2-2 了解优美与崇高的相互转化 14-2-3了解丑的审美界定及其特征 14-2-4掌握丑的审美价值 14-2-5了解其他审美范畴 | 掌握美学范畴中对应概念的相互作用关系。 | |
15 美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 15-1美学向大众文化的敞开 15-2当今艺术具有何种美学意义 | 15-1-1掌握大众美学与日常生活美学的应用 15-2-1了解新媒体带来新美学 15-2-2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学 15-2-3了解跨文化视角的美学问题 | 掌握美学在各个专业应用诸如产品、服务企业等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美育习惯的重要性。 | |
16 考试重点 |
六、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选填,适用于课内实验)
无
七、实践环节各阶段名称及基本要求(选填,适用于集中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
无
八、评价方式与成绩
总评构成(1+X) | 评价方式 | 占比 |
1 | 期末开卷考(第十五周划重点) | 40% |
X1 | 期末论文(第十六周) | 20% |
X2 | 读书报告(第四周) | 20% |
X3 | 小组项目报告(第六周) | 20% |
撰写人: 马爽
系主任审核签名:
审核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