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
【Social Survey and Data Analysis】
一、基本信息(必填项)
课程代码:【2030292】
课程学分:【2】
面向专业:【新媒体B19-1 新媒体B19-2】
课程性质:【系级选修课】
开课院系:【55402com永利(中国)有限公司传播系】
使用教材:《社会调查教程精编本》江立华、水延凯等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第1版
《社会调查研究实务教程》卢小广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8月第1版
《社会调查与统计》 董海军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年2月第1版
《问卷数据分析》 周俊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年4月第1版
《数据分析基础》 宁赛飞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8年1月第1版
课程网站网址:
https://elearning.gench.edu.cn:8443/webapps/discussionboard/do/conference?toggle_mode=edit&action=list_forums&course_id=_47138_1&nav=discussion_board_entry&mode=cpview
先修课程:【传播学概论2030003】
二、课程简介(必填项)
《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课程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信息化时代和大数据浪潮使社会和企业对传播学专业的学生要求不仅会通过社会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应掌握一定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并掌握一定的数据可视化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社会调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展开,使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教学目的是通过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的学习和训练,通过社会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处理与展示,掌握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运用的技巧,以及各步骤环节的技术问题,并熟练掌握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能够运用社会调查与统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社会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独立地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发现社会问题、认识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增强学生专业岗位适应能力奠定基础。
三、选课建议(必填项)
本课程适合具备一定的社会学、政治学和统计学等基础知识的新闻传播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学习。
四、课程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联性(必填项)
专业毕业要求 | 关联 |
LO11:(此处请填写各专业的毕业要求) | |
LO31:传播理论:掌握传播学的核心理论、基本知识。 | |
LO41:诚实守信:为人诚实,信守承诺,尽职尽责。 | |
LO51:在集体活动中能主动担任自己的角色,与其他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 |
LO61:能够使用适合的工具来搜集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鉴别、判断与整合。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常用办公软件。 | |
备注:LO=learning outcomes(学习成果)
五、课程目标/课程预期学习成果(必填项)(预期学习成果要可测量/能够证明)
专业能力写到毕业要求层级(二级编码),通用能力写到指标点层级(三级编码),如果是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全部写到指标点层级(三级编码)。在“课程目标(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这列要写清楚指标点(或者毕业要求)在本门课程里面的具体表现,撰写时以适当的行为动词引导。
序号 | 课程预期 学习成果 | 课程目标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 | 教与学方式 | 评价方式 |
1 | LO31 | 传播理论:掌握传播学的核心理论、基本知识。 | 讲授、复习 | 随堂测验 (纸笔测验) |
2 | LO41 | 诚实守信:为人诚实,信守承诺,尽职尽责。 | 小组根据时间节点准时完成社会调查报的每个流程 | 社会调查报告 |
3 | LO51 | 在集体活动中能主动担任自己的角色,与其他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 作品分享与评价 | 课堂小组汇报 |
4 | LO61 | 1、能够使用适合的工具来搜集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鉴别、判断与整合。 | 案例讲解、小组讨论 | 社会调查报告 课堂小组汇报 |
2、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常用办公软件。 | SPSS软件的安装、操作和数据的处理 | 社会调查报告 |
六、课程内容(必填项)
此处分单元列出教学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知识点用布鲁姆认知能力的6种层次: (“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来表达对学生学习要求上的差异。能力要求必须选用合适的行为动词来表达。用文字说明教学的难点所在,并标明每个单元的理论课时数和实践课时数。
总评构成(1+X) | 评价方式 | 占比 |
X1 | 随堂测验(第12周) | 20% |
X2 | 课堂小组汇报(第13-16周) | 30% |
X3 | 社会调查报告 | 50% |
七、评价方式与成绩
八、课程思政预期成果及成果表现形式
立足学科特色挖掘课程思政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本课程,建设示范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和教学实践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体系中,通过社会调查报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案例:开展大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调查分析,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提出有指导性、创造性的相应对策,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发言、分享心得。
撰写人:系主任审核签名:
审核时间: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