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在太姥山上

时间:2019-10-15浏览:1327设置

到了福鼎,太姥山还是应该去的地方。

在去太姥山路上,队友吟起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不过,那首唐诗写的是浙江绍兴新昌境内的天姥山,不是我们去的福鼎太姥山。所有人闻之恍然。原来,一千多年前李白“梦游”的那座山,不是我们今天将去的太姥山。

659123841.jpg

图说:太姥山  管国忠 摄

沿着山道,一路行进,绕过交错峦岭,避开陡壁深谷,望着遍布洞穴,在云雾间漫步。太姥山上多奇花异树,如空谷兰、云雾草、感触树、相思林、五色杜鹃、绿雪芽茶等。一个多小时,终于登上摩霄峰。东望大海,蓝天与碧海相融,岛礁同港湾并美,领略了“山增海阔,海添山雄”的意境。

数年前,应着李白“梦游”诗,去新昌登天姥山。天姥山海拔仅818米,周边比它高的山比比皆是,且更有李白曾诗赞“华顶高百越”的天台山,就在其侧,根本谈不上什么“势拔五岳”。所以,当我行进在太姥山上,开始认同李白“梦游”的天姥山原型“就是福鼎太姥山”的说法。

太姥山雄踞东海之滨,有着“海上仙都”之称,主峰海拔虽只有917米,却直抵云天,周边没有可与之相抗衡的高山峻岭,三面临海,挺立于东海之滨,如果从海上远望,其高度更显得伟岸挺拔。登山观海是太姥山一大特色,山中稍高处都可眺望福瑶列岛海域,日出东方。可以想象,若是清晨,站上观海亭,赏一轮红日跃出东海,观昂立悬崖之上的“金鸡报晓”石,那种情景正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行进在太姥山上,忽然想起与李白同时代的诗人薛令之在太姥山上留有痕迹。薛令之是福建长溪县(今福安)人。唐神龙二年进士。后因赋诗讽谏唐玄宗,后托病辞官,回乡隐居,抱瓮灌园。《全唐诗外编》就收录薛令之《太姥山》诗:“扬舲穷海岛,选胜访神仙。鬼斧巧开凿,仙踪常往还。东瓯溟漠外,南越渺茫间。为问容成子,刀圭乞驻颜。” 在诗中,太姥山被描写为一座虚无缥缈、神仙出没的海上仙山,诗人流连胜景、啸傲林泉的情趣也由此跃然纸上。这是薛令之那个时代,社会精英阶层为了逃避现实,向往归隐,寻求仙山的一种意愿。

走过千山万水,只有行进在太姥山上,我方才体会到“山”的意义。山,就是一部辞典,年轻的时候读它,很浅薄;年长的之后读它,很厚实。山,让人们读它千年万年,却始终读不完。山,就是永远的那样虚怀若谷,敞开胸怀。山,总是乐于把丰富的宝藏奉献给热爱它的每一个生命。

行进中的太姥山,自然不会例外。(管国忠)

原文链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1597335.html?from=singlemessage


返回原图
/